開啟俳句力量:即刻學習日本詩歌之美!
A 俳句 是一種傳統的日本詩歌形式,由三行組成,詞韻格局為 5-7-5,總計 17 個音節。起源於 17 世紀,它從合作詩歌 連歌 的開篇詩句 發句 演變而來。俳句 一詞在 19 世紀末由正岡子規普及,他將其重新定義為一種獨立的詩歌形式。
關鍵特徵
- 結構:三行,詞韻格局為 5-7-5。
- 主題:傳統上著重於自然和季節 (季語),常引起一瞬間的洞察或情感。
- 語言:不押韻,以現在時態書寫,常包含一個“斷句詞” (切れ字) 以創造停頓或對比。
- 現代改編:現代俳句可能會脫離嚴格的音節計數,並探索多樣的主題,包括城市或工業意象。
歷史發展
- 發句起源:最初是 連歌 的一部分,發句 設定了詩歌的基調,後來成為獨立的作品。
- 芭蕉的影響:松尾芭蕉(1644–1694)將 發句 提升為一種藝術形式,強調簡潔和深度。他的作品在俳句文學中具有象徵性。
- 19 世紀的復興:正岡子規將 發句 命名為俳句,並擴大了其主題範圍,超越自然。
國際影響
俳句在 20 世紀獲得了國際知名度,特別是在英語詩人之中,如象徵主義者。雖然英語俳句常改編傳統元素,但它們保持了簡潔、生動的意象和情感共鳴的焦點。
今天,俳句在全球各種語言中都有人創作,這證明了其適應性和作為一種簡潔而深刻的詩歌形式的持久吸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