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握俳句艺术:开启日本诗歌之门!
俳句是一种传统的日本诗歌形式,由三行组成,音节模式为5-7-5,总共有17个音节。起源于17世纪,它从被称为连歌的协作诗歌的开头部分发句演变而来。俳句一词在19世纪末由正冈子规普及,他将它重新定义为一种独立的诗歌形式。
关键特征
- 结构:三行,音节模式为5-7-5。
- 主题:传统上侧重于自然和季节(季语),常常唤起洞察或情感的瞬间。
- 语言:不押韵,用现在时态书写,常包括一个“切字”(切れ字)来创造停顿或对比。
- 现代改编:当代俳句可能偏离严格的音节计数,探索多样化的主题,包括城市或工业意象。
历史发展
- 发句起源:最初是连歌的一部分,发句为诗歌设定基调,后来成为独立的。
- 芭蕉的影响:松尾芭蕉(1644–1694)将发句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,强调简洁和深度。他的作品在俳句文学中仍然是标志性的。
- 19世纪复兴:正冈子规将发句更名为俳句,并扩大了其主题范围,超越了自然。
全球影响
俳句在20世纪获得了国际上的流行,尤其是在英语国家的诗人中,如意象派诗人。虽然英语俳句通常适应传统元素,但它们保持了简洁、生动的意象和情感共鸣的焦点。
如今,俳句在全球各种语言中都有所创作,展示了其适应性和作为简洁而深刻的诗歌形式的持久吸引力。